郑桂元文章(十一)
栏目:文学 发布时间:2022-05-25点击量:
(三青之声)《季海峰系列报道之十》(郑桂元读后感)人民需要这样的“头儿”——散文“结识了季海峰 见证了好校长”读后感作者 郑桂元读了张三清老弟写季海峰校长的大作,我很感兴趣,因为这是我们涿州众多好校长代表之一的故事。还有三清那曲径通幽的文学笔法,柳暗

(三青之声)

《季海峰系列报道之十》

(郑桂元读后感)



人民需要这样的“头儿”

——散文“结识了季海峰 见证了好校长”读后感


作者 郑桂元


读了张三清老弟写季海峰校长的大作,我很感兴趣,因为这是我们涿州众多好校长代表之一的故事。还有三清那曲径通幽的文学笔法,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妙景,把你渐渐带入佳境,最终让我读出了其中的味道,读出了幸福感,那就是好校长季海峰,是一个无私奉献,给人“幸福”的人。

《季海峰系列报道之十》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一种渴望,有的人渴望成为名人;有的人渴望成为富翁;还有的人渴望得到权利……。世间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渴望。白云的渴望是有蓝天,溪水的渴望是有鱼儿,大树的渴望是有鸟儿栖息跃鸣。同样,对于我们普通人,也有自己的渴望,那就是渴望得到“幸福”。幸福的得到有多层次、多方面的由来,上到社会国家,下到领导同事亲友。作为上班族,最近的就是在职场中能遇到一个好的领导,那就是幸福,在学校当老师,做学生,遇到一个好校长,那就是“幸福”。


一、“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人


季海峰现任涿州市高新区学校的校长。他头上有:首批正高级教师,中学特级教师,河北省骨干教师,保定市名校长,涿州市人大常委等金光闪闪的桂冠,十分令人羡慕。岂不知,这些荣誉的背后,凝结着季海峰从普通教师到校长,这一路走来的艰辛和拼搏。

《季海峰系列报道之十》


通过读张三清老弟的文章我知道了,199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大学,1995年,从河北省保定教育学院毕业后,到双语学校任教,1999年担任中层领导,他就提倡教师少做重复性工作,倡导高质量的集体备课,2007年开始担任副校长。

2016年,他以优秀的领导才能和杰出的教学水平,调任大邵村中心学校任校长。在这所学校,他改变食堂设备的落后简陋,购置餐桌、空调,增添蒸箱等厨具,让教师在温馨的环境中吃上可口的饭菜;他联系企业家为学校捐助了30多台空调,让大邵村中心学校成为全市唯一一所所有教室和教师办公室都有空调的学校,为师生创造了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他为住宿教师建浴室,教师们再也不用跑到城里去洗澡;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也开始多了起来…。2018年,他又调任涿州市高标准建设的高新区学校任校长。23年间,季海峰从教师、教导主任、教学副校长再到校长,从乡镇到城市,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付出,是一瓶陈年老酒,若干年后开启它,会让你闻满屋醉香;付出,似一首经典老歌,引吭高唱,荡气回肠,会让你心情愉悦,回味无穷!付出是无私的奉献,不求回报,是一种传统美德和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脱凡超俗的境界和认知上的升华。但是,人民不会忘记,大海用涛声歌颂,大山以巍峨见证,金灿灿的证书和奖状是对您的褒奖,遍天下飘香的桃李硕果是对您的回报。予人玫瑰,,手有余香,我深深感觉,季海峰校长也会觉得自己是最幸福的人。


二、让教师学生感受“幸福”的好校长


校长时刻把让老师和学生“过得舒服一点”挂在心上并付诸行动,这真是个好校长,季海峰就是这样的好校长,这样的校长会让老师和学生感到“幸福”。古代先哲,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说过:“幸福在于自主自足之中”。怎样让老师学生感觉自主自足的“幸福“,季校长根据亲身多年的体验,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其实,这也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办好学校的好办法。一个校长,你的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儿全办了,必须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做到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使然。作为一个学校的领导者,这就是聪明之处。

《季海峰系列报道之十》


季海峰校长要为师生创造幸福的想法,不是凭空臆想的,是源于他对“幸福”有一种执念。投身教育事业23年间,他的身份从教师到校长,从乡镇到城市,力所能及地让更多学生和教师感受到更多幸福,是他坚守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他说:“‘幸福’一词根植于我的内心深处。上学时,我感觉学习很辛苦,做了教师又要面对繁重工作带来的压力。校园有时给我的感觉是十分压抑的。因此,刚做教师时,我就想着如何让学生学得‘舒服’一点,当校长后,我就想办法如何让教师过得‘舒服’一点。只有‘舒服’了,人才可能感受到幸福。”让教师在学校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是季海峰多年思考和探索的主题。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他对教师幸福有着不同的诠释和行动。

通过精读张老弟的大作,我知道了季海峰校长是一个教育理论家。“人家无论当教师、无论当科室主任、无论当副校长当正校长,手中的笔一直没闲着。十几年来,他在全国性的教育杂志光发表论文就达300 多篇。其中我读了几篇,无论在学术上,还是教育理念,抑或是教学管理等等,真是有较高的水准,……”。张老弟是大手笔,在理论上给予如此高的评价的人,我读了他那么多文章还是第一人。我喜欢读书,我对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科学理论作指导,有着坚定地信念。因为,科学理论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并按其内在逻辑组成的一定体系,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这是因为科学理论是从客观实际中来,由实践产生,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它经历了实践的检验,正确的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所以我们说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季校长之所以工作做得好,我想与他头脑中形成的成熟的理论指导是密不可分的,且有垂裕后昆的作用。

《季海峰系列报道之十》


我很欣赏他的“幸福”教育理论,归纳起来有三点:

一是归属感:把个人成长融入学校发展之中。为了做到这一点,每年寒假放假前,涿州市高新区学校的教师都要给季海峰写一封信,信中可以对学校发展提建议,可以说说“心里话”,还可以吐槽、抱怨……。”季海峰说,“归属感体现的是一种共情能力,我们积极营造团队文化,让大家在感受温暖的同时,也懂得付出,因为团队的未来决定了其中每个人的未来。”七年级思政课教师陈雪飞的话,印证了季海峰的观点,“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团队一点点在变好;反过来,团队又反哺我们每一个人。”我理解,就是让每一个人,都感觉自己是学校的主人。

二是尊重感:以付出、成长赢得尊重。2020年,有着23年教龄的物理教师鲁艳侠调入高新区学校,在学校,相对处于劣势的物理学科组,终于有了带头人,每天被同组的年轻教师围着问东问西,鲁艳侠的职业热情再次被点燃。“虽然有着打破舒适区的阵痛,但从默默无闻的‘尘埃’,到一个学科的‘专家’,我找到了价值感。”“被尊重、被需要”是季海峰提倡的教师幸福的第二个层次。我理解,就是教师感觉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三是成就感:每个人都渴望绽放。2016年,季海峰调任大邵村中心学校任校长。面对淳朴、勤奋的农村教师,季海峰暗下决心,一定要给他们之前没有“享受”过的教育生活。从那时起,培育幸福教师开始有了实践样本。学校管理不是冷冰冰的发号施令、硬邦邦的数字考核,每个教师都希望得到认可、渴望绽放。季海峰倡导领导班子与教师共享幸福。“幸福多一个人分享,就多了一份影响和传递,有人分享幸福也能激发成就感”。这点我理解,每一个不同阅历,不同科目的教师,都像战士一样,有了自己施展能力的疆场。

李海峰校长说:“三个层次的幸福不是割裂的,不同成长需求的教师在不同阶段,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2019年,在全市校长交流大会上,季海峰感慨地说,“幸福是一种能力,我的幸福就是我们的教师学会了怎样去理解、感受和创造幸福。让人欣慰的是,高新区学校的教师正在这条路上不停地奔跑。”


三、好校长让涿州人民“幸福”


《荀子·大略》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涿州有这么多好校长,成就出座座好学校,我们把孩子交给他们,也就是把希望寄托给他们,茁壮成长,是涿州人的幸福。

《季海峰系列报道之十》


通过三请老弟的记述,我们知道了季海峰校长有着不平凡的阅历。“大邵村中心学校有个叫季海峰的校长干得不错。季海峰是三年前从双语学校调过来的。他来之前这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全市属中等水平,三年来,季海峰带领全校师生拼搏奋进、砥砺前行,使学校不仅仅出现了质的飞跃,还使学校综合考评跻身于涿州六强,创历史最好水平。他去大邵村中心才两三年的光景,愣是创造了奇迹,有史以来的让大邵村学校跻身于涿州小学第一平台,他去的第一年就拿了个全市第八,第二年学校总评全市第六。为大邵村学校立下了新的里程碑。”

《季海峰系列报道之十》


“ 2018年传来了好消息,教育局调任季海峰到新落成的高新区学校任校长。” 这是一所硬件设施为“河北第一,全国一流,世界领先”的初级教育学校。高新区学校建成后,季海峰便将“幸福”带到了这里,美丽的校园成为师生幸福的乐园,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开心,教师舒心,师生们仿佛是大自然中的一枝花,一棵树,在适合的土壤、广阔的天空,生长出幸福动人的姿态。“更让人幸福的是:2018年,在全市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中,高新区学校有5名教师获奖,其中3名教师获得一等奖。到了2019年,参赛的15名教师全部获奖,其中9人荣获一等奖。2021年初中到了考评季,经过全市各学校综合评比,高新区学校的初中,取得了全市第二的好成绩,着实令人振奋”。

《季海峰系列报道之十》


季海峰校长会谦虚的说,我不是什么“官儿”,我就是个“园丁头儿”。可在老百姓的眼中,您是个了不起的大官儿,走到哪里,就把那里的教育事业办得很出色,人民就是需要这样的“头儿”。学生,是家长、国家、社会的希望,你们身上有着培育栋梁和人才的重任。孩子能够幸福的成长,学业有成,是家庭之幸,国家之幸。因为你们给人民带来了幸福,人民会感谢你们。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我和张三清老弟的心情是一样的,为季海峰校长领导的教育事业鼓而呼,歌和赞,祝我们高新区的学校越办越好。


                                               ——2022年5月5日 于京城

《季海峰系列报道之十》

                本文作者郑桂元


作者简介:郑桂元、男。1948年生,祖籍河北涿州岐沟村,中共党员,大学学历,教授级高工职称。六十年代参军入伍,就读于军事院校,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七十年代参加自卫反击战。八十年代转业到石油战线工作并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