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寅文章(七)
栏目:文学 发布时间:2022-05-20点击量:
(三青之声)《季海峰好校长文章社会反响报道之六》(李振寅读后感)“位卑不忘职责重 敢开教育一片天”——读张三清关于季海峰的散文有感作者 李振寅(一)素未谋面能写好吗?按照《三青写作团》团长张三清的安排,即将推出教育系列的精英人物专辑。他向我发出了撰写

(三青之声)

《季海峰好校长文章社会反响报道之六》

(李振寅读后感)


“位卑不忘职责重 敢开教育一片天”

——读张三清关于季海峰的散文有感

作者 李振寅


(一)

素未谋面能写好吗?

按照《三青写作团》团长张三清的安排,即将推出教育系列的精英人物专辑。他向我发出了撰写季海峰读后感的约稿。

于是我犯难了;因为至今尚未见过季海峰一面。素未谋面,能写好吗?

我在惴惴不安之中,反复阅读了三清同志关于季海峰的散文——“结识了季海峰,见证了好校长”一文,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思路一下子跃了出来。我虽然未见过季海峰,但张三清不仅见过,而且长期跟踪,颇为熟悉。我相信张三清,他是一个严肃认真之人,他采访调查并大力宣传的人,可以肯定,那绝对是一位佼佼者。

于是,我信心十足地开始了半是学习领悟,半是撰稿宣传的这篇作文。

(二)

不可多得的硬核超群,验证了季海峰的勤奋和专业

季海峰持有正高级(正教授)职称,在各类报刊发表过300多篇学术论文。仅就这两项来说,做为一个普通乡校长,已经是高不胜高了,简直是奇迹中的奇迹。这是因为,做为中心学校的一校之长,每天要有千头万绪的事情要去处理;不仅如此,他还要抽身写作、复习应考、学习充电,他的刻苦、他的用功、他的勤奋、他的毅力就可想而知了。做为一般人也许早就打鼓退堂了,而他却是迎难而上,的确令人刮目相看令人佩服。

《季海峰系列报道之六》


季海峰苦心拼搏评高级职称暂且不说。单说这300多篇学术论文,不要说涿州,就是在全国范围内说来,也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首先论文要有一定的积累,包括知识、经验、实践、效果等;其次,要将这些素材组撰成文,还需要一定的辨析论证和较高的综合写作能力;第三,要确保在国家、省市刊物上发表,更需要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升华和删减剔除的过程,才能做到尽善尽美最后发表。

试想,经过这样一场过了筛子又过箩,谁能保证剩下多少篇呢?换句话说,现在,我们看到的300余篇就非300篇的工作量了,也许是两倍或是三倍的努力和艰辛的付出了。如此巨大的锤炼和代价,能有几人最终胜出呢!?恐怕无人出其右。

(三)

教育是政治,又是一门艺术

教育是一门特殊的行业。说它特殊,它既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又要讲究教育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我们说的要讲究管理的艺术。因此,我们又说教育也是一门艺术。

说教育是政治这不难理解,也好把握。而说教育是一门艺术,很多人或许有些疑惑。教育无非是树德立人,难道还有艺术可言?

我是教育的门外人,这不是我的发明,是好校长季海峰告诉我们的。

我认为,季海峰之所以成为教育管理的精英,除了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他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管理艺术,这就是教育管理上的又红又专。过去对一个传统教育管理者的要求,就是只要教师队伍本身过硬,能够培养出更多上线毕业生,就是好校长。而今,季海峰的经验颠覆了传统的理论,代之以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这就是:教育管理学既要讲政治,更要讲究管理的艺术;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无需赘述,要讲清这个问题,最好的注脚就是熟读季海峰在《教育家季刊》上发表的,“让教师过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的文章。 在这篇论文中,季海峰从朴素的认知和情感出发,系统地总结了如何让教师过上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这就是著名的“三感”论:归属感,尊重感,成就感。

季海峰说,“‘幸福’一词根植于我的内心深处。上学时,我感觉学习很辛苦,做了教师又要面对繁重工作带来的压力。校园有时给我的感觉是十分压抑的。因此,刚做教师时,我就想着如何让学生学得‘舒服’一点;当校长后,我就想办法如何让教师过得‘舒服’一点。只有‘舒服’了,人才可能感受到幸福。”

“三感论”是季海峰多年从事教育及管理的经验总结,是新时代进行教育管理工作新的探索新的经验。这就进一步说明,从事教育管理工作仅仅有政治方向还远远不够,必须研究探索新型的管理艺术,才能够创造出适合新形势的教育理念和成就。

(四)

基层学校是中学教育管理者的摇篮

古人有云:宰相必起于州郡,良将必发于卒伍。意思是说,上层的好干部必然是从基层中有才识的人员中提拔产生。就一个县市来说,我们的乡校长即如一个乡机关,它是最基层的一个细胞。细胞虽小,但五脏俱全。如果,一个乡级一把手能够把一个乡治理的井井有条,那么他一定具备了统领一个县的能力。

《季海峰系列报道之六》


纵观教育行业的兴衰起伏,无不是如此,一个学校,有了一个好校长,好校长下面又有一批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这样的学校不腾飞更待何时?然而,目前,我们教育行业普遍流行的做法是,一个地方有了问题,就从别处空降一个人到该校任职,但这个办法不是无效,也不会全部有效。理由是,一所学校的成败兴亡,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长期磨合创炼的结果。问题的关键是一定要选拔一位德才兼备的好校长。

什么样的校长才是好校长?或者说,好校长的标准是什么?看了张三清的文章,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季海峰就是一个。象季海峰这样的校长,我们这里绝非一两个,而是十个甚至数十个。一旦,我们领导开阔了眼界,摒除了杂念,这些校长中的佼佼者,就能够雨后春笋般地被提拔使用起来,果然如此,我们落后的局面不是指日可变了吗?

《季海峰系列报道之六》


结论是:乡校长是中学校长的摇篮和后备军;好的乡校长,完全可以选拔到中学当校长。我们衷心期待着,更多的好乡校长提拔到中学当校长,当然,我们更期待着季海峰走向更高的领导岗位。


诗二首 季海峰礼赞

(一)

摸爬滚打二十年,

好文写就三百篇。

位卑不忘职责重,

敢开教育一片天。

(二)

江河有源水流长,

胸有壮志创辉煌。

百尺竿头攀新路,

长袖善舞写华章。

《季海峰系列报道之六》


《作者简介》:李振寅,1946年生,籍贯涞水。1970年入党,大专学历,高级经济师。历任涿县革委会报道组组长、涿县县委办公室秘书组副组长、组长、办公室副主任、县委副书记兼高官庄公社党委书记。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创办华都公司。2007年从建设局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