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福来.读后感之十二
栏目:文学 发布时间:2022-02-11点击量:
(三青之声)《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二》(反馈篇)爱的马到成功                           

(三青之声)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二》

(反馈篇)

爱的马到成功

                                                                                   '——读《“快递大姐”的多彩人生》给我的感悟

                                                                                                                    作者 朱福来

马是十二属性当中比较受国人喜欢的,既能默默的耕耘于良田又能驰骋于狼烟四起的疆场,绝大多数描写马的词语是褒义的,我更喜欢马,因为我就属马。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二》


我业余的爱好是打乒乓球,偶尔写几句文字,这些共同点与涿州乒协主席、涿州忠义文化协会会长刘书堂产生了交集,得益于他的提携,我成为乒协委员、涿州忠义文化协会的会员,如果说成为乒协委员使我身体更加强健的话,成为涿州忠义文化协会会员则是我在思想精神境界上有了本质的提升。因为涿州忠义文化协会是一个精英荟萃、人才聚集的中心。这里有军营走出来的最可爱的人,有吟诗作赋的学者,有丹青泼墨的艺术家,有功成名就富甲一方的企业家等等。涿州忠义文化协会副会会长、立马物流公司的总经理王惠贤就是其中的一员。对王惠贤简单的印象是有企业家的气质,没有成功商人的高傲。能够使我进一步了解知道王惠贤是因为涿州忠义文化协会的又一位副会长、无冕之王名记张三清。他的长篇报告文学《“快递大姐”的多彩人生》,文章以一万三千多字的篇幅,从六个章节多个角度讲述了王惠贤从普通妇女到巾帼英雄的蝶变。通读这篇文章,虽然文字不少篇幅较长层层章节,但精而炼之,只有一个字——爱!爱贯穿着文章的始终,爱浸透了字里行间,爱通过文字飘散出家风、世风、国风。一个有爱心的人才有资格说爱,一个有爱心的人才能发现爱、感受到爱,一个有爱心的人才能传播爱,一个有爱心的人才能把爱视作家风、世风、国风。王惠贤就是这样的人,张三清就是这样的人,一个有爱心的记者发现并讲述一个有爱心企业家的故事——《“快递大姐”的多彩人生》,快递公司称为立马物流快递公司,立马送达,马到成功。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二》


我是一名教师,作为一名从教者,我们正在从上至下的参与教育系统的改革创新活动。2020年,以国家级教育专家刘鹏芝教授带领的教育专家团队来到了保定,来到了涿州,把脉教育,为保定涿州的教育腾飞助力。国家级教育专家刘鹏芝教授关于成功教育的核心理论就是“爱和尊重”。我始终认为教育是良心帐、爱心帐,量化考评用在教育上是不全面的。一个没有良心、爱心的人即使多么有才华也不可能教出一个对社会国家有用的人才。成功的教育需要从教者的爱心,企业也是一样,一个没有良心、爱心的企业不能够长久,一名没有良心、爱心的企业家不能够成功。我们的社会是有着五千年文明底蕴的社会,我们的社会是崇尚仁义礼智信的社会,我们的社会是以德治国的社会。“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我们社会的天就是中国共产党,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只有适应了我们的社会你才能够生存发展壮大,王惠贤适应了,立马物流适应了,张三清适应了。适应了的张三清成了名记,成了涿州市30多个单位宣传大使,《涿州百科》总编辑等等,适应了的王惠贤成了成功的企业家,适应了的张三清为了让更多的人成为适应者,成为国家的建设者而讲述适应者王惠贤的成功经验——爱,爱的立马成功,爱的马到成功。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二》


《“快递大姐”的多彩人生》中的王惠贤是成功的,立马物流公司是成功的,成功的原因应该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爱,爱己、爱人、爱社会、爱国、爱党,大爱无疆,爱出爱返。


在涿州立马物流公司里没有吆五喝六训斥谩骂,员工没有缩头缩脑的畏惧感,他们是王惠贤的家人是兄弟姐妹,没有一个人称呼她总经理,都亲切地管她叫“大姐”,一个关心关爱每一位员工的大姐。


记者笔下第一位员工是立马物流公司现任工会主席李春艳,她得到了大姐的关心关爱,隆冬的深夜,李春艳三岁的女儿突然发高烧,生命垂危,大姐知道后几分钟用汽车把孩子送到医院,使孩子及时得到救治转危为安,保住了家里的半个天空。李春艳老公公病了,她一个人要伺候病人还要接送孩子去幼儿园,真是分身乏术。大姐便派员工轮流帮助她伺候老人,公司还派员工轮流帮助她到幼儿园接送孩子。到月底发工资,李春艳歇工伺候病人的15天,公司一天没刨。钱重要还是人重要,大姐分得清看得准。李春艳在大姐的引导下不断成长不断进步,不但成为公司工会主席,还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了为更多人服务,为社会奉献爱心的机会。


记者笔下第二位员工陈彦军,现任立马公司副总经理,提起“大姐”对他的关爱,他有讲不完的感人故事。他的妻子要分娩,“大姐”王惠贤帮助联系医院,帮助找大夫,跑前跑后,像对待亲人一样,非常上心。孩子刚刚出生不到半个月时间,突然又高烧不退。王惠贤又在第一时间把孩子送到医院。由于床位十分紧张,她找大夫、找主任、找副院长、找正院长。孩子终于住进了医院。孩子在医院一共待了7天,王惠贤陪床陪了6天。陈彦军的家离公司有十几里路程,从农村往城里跑,着实不方便。2008年的一天,王惠贤劝说他以每平米3700元买了第一套商品房,并给他交了首付。2015年,大姐王惠贤又撺掇他以每平米6500元,购置了一套127平的高层。看看之后的房价吧,是房价贵了还是大姐更贵?陈彦军没时间顾家,每年的除夕之夜,王惠贤把陈彦军的一家4口请到自己家一起包饺子,一起过团圆年。包的是饺子,包的更是人心;过的是年,过的更是人气人情人爱。


记者笔下第三位员工梁冬梅,立马物流公司经理文案秘书,大学毕业。她来公司不长时间曾三次找到“大姐”辞职,“大姐”都把她给婉言回绝了。公司缺大学生,缺文案宣传人员,梁冬梅就是一块好钢,只要稍加锻造,绝对是有钢能用在刀刃上。“大姐”为她报了培训班,学习业务知识和技能,还有意识地培养她,让她快速得到锻炼和成长。国家的富强离不开科技人才,企业的成功发展同样需要人才,人才留住了,被大姐的诚心、爱心留住了。一个能够留住人才的大姐能没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吗?一个能留住人才的企业能不成功吗?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二》


名记张三清笔下的大姐王惠贤不但眼光长远而且大爱无疆,如果说大姐爱自己的员工是小爱的话,那么她对于贫困地区和困难家庭的帮助就是大爱了。


大姐王惠贤为偏远山区的90多岁的老奶奶与智障60多岁的女儿送去大米、白面、食用油、床单、衣服、慰问金。在革命老区易县,大姐王惠贤为困难家庭的一名女孩承担起每年上学的一切费用,十几年如一日,2017年9月份,孩子如愿考上大学后,她又负担起孩子上大学的所有费用。2014年,大姐王惠贤设立一分钱爱心捐款箱。立马公司快递员每收到一个快件,公司将拿出一分钱捐给本市需要救助的白血病患儿。2016年,以“爱心衣架”“爱心书架”为载体的捐赠活动,在公司的物流点全面推开。立马物流则将衣服清洗消毒、图书分类整理后上架,供有需要的人自行无偿取走。洁净,安全,可用,无偿。这就是爱的无微不至,这就是爱的无限延伸。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二》


“勿以善小而不为”,《“快递大姐”的多彩人生》中的大姐王惠贤做到了,黑天路边的卖梨大爷知道,夜幕下穿梭奔忙的快递小哥知道,准备迎接高考的师生们知道,她的二百多人志愿者团队知道,志愿服务累计长达6万余小时,受助帮扶困难者300多人次,捐献各类爱心资金60万余元。


善无大小,爱无远近,为之则积善承德,大爱无疆。大姐王惠贤做到了,张三清报道了,我们都知道了,知道了的我们要向大姐王惠贤看齐,争取做到了——传递爱,传递正能量。知道了的我们要向名记张三清看齐,发现身边的“大姐们”,争取做到了——传播真爱,报道正能量。我们知道了做到了就会事业有成马到成功,一个正能量满满充满爱心的社会是阳光明媚的社会,一个正能量满满充满爱心的国家是蒸蒸日上的国家,让我们人人都献出自己的爱心,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作者简介:朱福来,林屯中心学校中小学高级教师,中文本科学历,涿州市乒协委员,涿州忠义文化协会会员。业余爱好乒乓球,文学。

《三清寄语》:朱福来这个名字我是从“忠义会员”群里见到的。他知道我,我不知道他。他见过我,我也见过他,但因没人介绍,现在我俩见面我仍然认不出他。

《王惠贤系列报道之十二》


我发布的关于六祖禅寺的文章以后,他第一时间写了读后感,我看后为之一振。觉得水平之高在我以上。我给他回复的是一句话——高手在民间。下面我把朱福来老师2021年写的读后感摘录如下:

草根土命——读记者张三清文章的感悟

作者 朱福来

草根,就是大众化的、平民化的,相对来说比较弱势的底层的人群。土命,是指地气,大地,沃土。人们说鱼离不开水,同样的草离不开大地,草只有把根深深地扎进土地里才会有春风吹又生的勃勃生机。我所感觉到的记者张三清就是这样一个人。

张三清的名字很早就知道,直到参加了忠义文化群才有机会见到本人,挺普通很平常的一个人,如果不认识,即使是擦肩而过也是很正常的事,平民化底层化的草根,而读过他的文章之后,他的形象就会一点一点的变化,直到你深深地认识到他的不普通不平常,这种不普通不平常是指他双脚走在涿州的土地,眼中看的是普通百姓,手中笔写出了平民生活中的曲直长短,普通百姓、平民生活这就是他的大地,他的地气,他的沃土,这样的人写出的民生心愿文章又怎能说是平常普通呢?

“客观的报道事实;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不考虑个人的得失;弘扬正义、鞭笞糟粕,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张三清做到了。忠义文化宣传涿州,涿州六祖文化景区建设是涿州的大事好事,为了把好事办好,许多人贡献了力量,天保集团捐资400万元。还有几十家企业有的捐款100万,有的捐款50万。捐款共计1750万元。还有建设施工集团的垫资亿元。这么多企业和个人的奉献,使我们惊喜的看到建设恢弘的庙宇,大雄宝殿的雄风,慧能大师佛像慈祥的面容,还有雕刻逼真、憨态可敬的其他佛像,全国独一无二的和平桥。然而,作者把镜头一转,看到了不同的角度,“涿州人看涿州的景区迷了路;同一个时期同一个集团建设不同地方的寺院,张家口南山寺香火旺盛成了当地的名片,而涿州的六祖禅寺用了十年兴建的是一个无人文津的半拉子工程”,“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虽然没有指名道姓,想必大家都能明白,钱花了事办的差强人意,张三清看到了说出来了,这就是他的不平常不普通,为了涿州美好发展的不平常不普通。

草根土命,一介平民,督亢沃土,真诚祝愿生于斯长于斯的张三清记者像青青芳草一样植根沃土,把无限的生机活力美好带给涿州的父老乡亲。

真正和朱福来老师见面,那还是在2021年7月2日涿州忠义文化协会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联欢会上。那天我们几十个人来到了华坤门窗厂的二楼,非常隆重的举办了庆祝活动。那天来的会员我大都认识,只有一个人脸生。我在想,谁是朱福来,他今天会不会来?

我为什么对朱福来感兴趣呢?因为他给我写了一篇读后感:“草根土命”(如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越发的想见这个人。

坐在瞿总的办公室,开完会以后是联欢。因为我唱也不行,跳也不行,只是当一个忠实的观众还凑合。于是,在一个角落里边欣赏节目,边环视四周,看看哪个是陌生人,踅摸踅摸哪个我不熟悉。突然,也是在一个角落里,一个跟我有点相似、头不顶重发、穿着像一位农民模样,大概五十上下写的壮年汉子进入了我的视线。我这个人呀,可能是记者当得时间长了,好像是什么都不在乎,什么都不发憷的缘故吧!于是,我走上前去对朱福来搭讪试探地问:“您是姓朱吗?”他说:“是。”“您是叫朱福来吗?”他说:“是。”我高兴地握着他的手,久久不肯松开,十分激动地说:“朱老师,您的文笔太好了,写我比喻的太到位了,真是高手在民间呀!”朱福来摇摇头、摆摆手谦虚地说:“我比张老师您水平差多了,还得向您学习。”就这么着,我和朱福来就算认识了。因为朱福来在学校还是主要领导,教书育人工作繁忙,每天抽不出更多的时间参加忠义文化协会组织的各项活动,这个可以理解。

然而,令我没想到的是,我采写的报告文学《“快递大姐”的多彩人生》他看到后,又忙里偷闲,撰写了“爱的马到成功”读后感,飘飘洒洒几千字,2121年12月31日通过微信发给了我。使我迫不及待的一口气读完了他的佳作。说真心话,我们每个人都爱听恭维的话。说无论你长的丑俊,见面第一句话说:“你又瘦了,你怎么又漂亮了!”甭管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不必纠细,反正舒坦就得。

诚然,是真话是假话谁也不傻,都能辨别出来。朱福来给我的文章写的读后感,从字里行间都透着实在、真诚,都表述的贴切,入情入理。我在读他的读后感时,眼泪围着眼圈转,是感动,是激动,是敬佩都有,反正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心里是暖融融的,那是一个畅快!”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希望朱老师在忙中择机多参加忠义协会的活动;希望在聚餐时我俩对酒当歌,喝的畅快,希望我们做一生的文友,相互学习,相互帮衬,相互提高。


编辑:姜水 黄建平

实习编辑:周子晴

总编辑:张三清

副总编辑:丽娟 建平 俊成 炳涛 秀菊

董事长:付璐